麻糍餃的基本介紹
年糕的俗稱叫"麻糍"。在嵊州市的城鎮(zhèn)和鄉(xiāng)下,麻糍這俗稱至今仍十分流行。什么青菜麻糍湯、肉絲炒麻糍、油烤麻糍、蒸麻糍、麻糍餃……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吃法,特別是過年前后,成為尋常百姓家和飲食店里的一道風味小吃。
麻糍餃,顧名思義是用麻糍做成的餃子。農(nóng)村里在農(nóng)歷11月便開碓做麻糍,這是農(nóng)戶一年之中的大事,牽動著全村男女老少的心,孩子們更是高興得不得了,爭先恐后地往踏碓間跑,都想嘗嘗麻糍餃的滋味。做麻糍先蒸粉,當把作師傅將蒸熟的晚米糕花倒進搗臼里時,隨著"開碓啦!"一聲喊,踩踏碓的四個幫工用力踩著踏板,搗柱碓頭就"撲噠、撲噠……"地搗起糕花,直到糕花搗成軟軟的、粘粘的之時,把作師傅才從搗臼里撥出搗爛的糕花往案板上一甩,用毛竹杠將熱糕花壓成一臼臼圓圓的麻糍。這時候,做麻糍的那家主人會忙碌地張羅著,將搗爛的糕花制成一只只麻糍餃,分給踩踏碓的幫工及在場的村鄰和小孩,讓他們嘗嘗新鮮。麻糍有許多種餡子,咸的有油條、腌蘿卜條、霉干菜等,甜餡有炒芝麻拌白糖。油條攔腰折斷,夾在中間合成餃子狀。喜歡吃甜的,就夾上芝麻白糖。
營養(yǎng)價值
麻糍餃有著一定的補中益氣的功效,對于中氣不足所導致的容易疲勞、精神倦怠、四肢無力。如果適當?shù)某砸恍┞轸亠湺加兄芎玫难a中益氣、提振精神、緩解疲勞的功效,會非常的明顯。麻糍餃還有著很好的健脾開胃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尤其是脾胃虛寒所導致的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如果適當吃一些麻糍餃,通過滋補脾胃、驅(qū)除脾胃虛寒,而能夠達到增進食欲、促進消化的功效,也會非常的明顯。
產(chǎn)品特點
形狀有大有小,大的好比糕點荷葉餃那般,小的似鍋貼。
歷史民俗
在過去,有著清明節(jié)掃墓分麻糕的風俗習慣,在清明祭祖的這一天,祭主會在提前一天準備好麻糍并在祭祖掃墓的這一天將準備好的麻糍分給前來掃墓的人。后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在清明節(jié)期間掃墓分食麻糍的習俗也就漸漸的少見了。還有著在婚姻嫁娶的時候也有著贈送麻糍的風俗,在男女雙方結(jié)婚以后,南方需要在清明節(jié)前幾天到女方家里贈送麻糍,意思是明年將迎娶這家的女兒回家。
麻糍餃的制作方法
做麻糍先蒸粉,搗起糕花,直到糕花搗成軟軟的、粘粘的之時,用毛竹杠將熱糕花壓成一臼臼圓圓的麻糍,將搗爛的糕花制成一只只麻糍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