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瑪細鱗鮭的基本介紹
呼瑪細鱗鮭是出產于大興安嶺地區(qū)呼瑪縣所轄呼瑪河、寬河、二根河、嘎拉河水域的特色魚種,因鱗細小而得名,體長梭形、稍側扁,頭稍尖。呼瑪細鱗鮭的特點是肉味鮮美,脂肪含量較多,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其魚卵也相當名貴細鱗鮭耐低溫,生長速度快是長白山區(qū)冷水養(yǎng)殖的優(yōu)選項目。此外,細鱗鮭是一種名貴的陸封型冷水魚,中國野生動物保 已將其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細鱗鮭的祖先曾生活在海洋中,在冰川時期經日本海來到我國北方,成為了完全的陸封種群。它們偏好水質清澈、水溫低的山間溪流,生存溫度不能超過20度。在湍急的溪水中,細鱗鮭逆著水流尋找小魚和落水的昆蟲,甚至會躍出水面捕食。因為過度捕撈和棲息地喪失,野外種群的細鱗鮭屬魚類全部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興安嶺地區(qū)呼瑪縣所轄呼瑪河、寬河、二根河、嘎拉河水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25°03′20″~127°01′30″,北緯50°49′20″~52°53′58″
營養(yǎng)價值
“呼瑪細鱗鮭”肉質肥美、蛋白質含量高,具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冷水魚養(yǎng)殖作為呼瑪生態(tài)農業(yè)、林下經濟的一部分,有強大的發(fā)展勢頭。
產品特點
背部黑褐色,體側紅褐色,鮮魚背側暗綠色;背面及兩側有許多橢圓形橫黑斑。終年棲息于山澗溪流里的群體,體背部呈綠褐色,體側較黑,腹部白,背鰭、臀鰭、脂鰭有黑點,外緣黑色;胸鰭、腹鰭桔紅色有黑斑。個體較小,體長一般在350毫米以下的多見,漁民稱其為“山細鱗”。
獲獎榮譽
2019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