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沙茶面的基本介紹
沙茶面是福建省廈門漢族面類小吃,其妙處在湯頭。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選用上等的蝦頭,經(jīng)拌鹽腌制兩個月以上,再磨細(xì),將蝦醬、蒜頭醬按先后順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卻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
歷史民俗
廈門是個較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人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舶來品,沙茶就是一種。沙茶始沙茶面源于印尼,也有來自馬來西亞一說。沙茶原本應(yīng)讀作“沙嗲”,到了飲茶成風(fēng)的廈門人嘴里,便順口叫做“沙茶”,這“茶”是廈門方言的“茶”,與普通話的“嗲”諧音,隨著沙茶名聲的遠(yuǎn)揚(yáng),沙茶便成了眼下普通話讀音的“沙茶”了。
制作方法
食材準(zhǔn)備
主料:泉州油面(用面粉、堿、水調(diào)勻成團(tuán)后壓制成面條,口感爽滑,有韌性)300克,炸豆腐片1塊(重約50克),豬大腸50克,蝦仁(蝦仁要留尾)30克,綠豆芽、韭菜各20克.沙茶湯
配料:花生油、花生醬、蒜頭、蔥頭、紅辣椒、沙茶粉、糖等
制作步驟
1、將堿水油面放入沸水中大火氽5分鐘,取出控水放入大碗中備用;綠
豆芽去頭去尾;韭菜洗凈,切長3厘米的段;鍋內(nèi)放入沸水,大火燒開后放入綠豆芽大火氽1分鐘,撈出過涼;韭菜段放入沸水中大火氽0.5分鐘,撈出過涼。
2、豬大腸洗凈,放入鍋中加鹽5克、料酒大火煮30分鐘,撈出切成長2厘米的段。
3、鍋內(nèi)放入沙茶醬、高湯大火燒開,放入鹽2克、雞粉調(diào)味后下炸豆腐片、豬大腸、蝦仁、綠豆芽、韭菜段大火燒開,出鍋澆于堿水油面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