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荔枝的基本介紹
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jīng);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欲之功效。
荔枝與香蕉、菠蘿、龍眼一同號稱“南國四大果品”。荔枝因楊貴妃喜食而聞名,使得杜牧寫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千古名句。
營養(yǎng)價值
荔枝所含豐富的糖分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yǎng)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yǎng)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癥;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zhì),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荔枝有消腫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荔枝擁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雀斑的發(fā)生,令皮膚更加光滑。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氣、散結(jié)、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欲之功效。
產(chǎn)品特點
攀枝花荔枝,果實為心形,或近圓形,果肉半透明,香甜嫩滑,沁人肺腑,風(fēng)味獨好。
制作方法
制作荔枝干:
將鮮果穗薄鋪于大竹篩內(nèi)暴曬,待果色由紅轉(zhuǎn)暗紅褐色后,將一空篩覆蓋在果篩上翻轉(zhuǎn),然后剔除劣果和腐爛破裂果實。每天翻篩一次,待果有八成干時進行剪果,從果蒂附近剪離,再在晴天中午堆疊果,外加果席焗至翌晨,連續(xù)3-4天。焗果至九成干時、如發(fā)現(xiàn)果殼色澤不鮮、則要進行催色、即將果實在烈日下用清水噴霧、灑果一次、顏色有所改善。當(dāng)荔枝干曬至種子能用錘擊粉碎即制成。
攀枝花荔枝的鑒別真假
新鮮荔枝應(yīng)該色澤鮮艷,個大均勻,皮薄肉厚,質(zhì)嫩多汁,味甜,富有香氣。 挑選時可以先在手里輕捏,好荔枝的手感應(yīng)該發(fā)緊而且有彈性。 從外表看,新鮮荔枝的顏色一般不會很鮮艷。如果荔枝頭部比較尖,而且表皮上的“釘”密集程度比較高,說明荔枝還不夠成熟,反之就是一顆成熟的荔枝。如果荔枝外殼的龜裂片平坦、縫合線明顯,味道一定會很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