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麻餅的基本介紹
麻餅,漢族傳統(tǒng)名點,麻餅是歷史悠久的正宗川點。雙流麻餅除了皮薄心多、馨香味素等特點外,成為純甜、微麻、略咸的特殊風味,為川點中的名品。雙流麻餅主要使用豬油,菜油,肉松,花椒,花生及調(diào)味料來制作,是四川成都雙流縣的特產(chǎn)。
營養(yǎng)價值
制作材料中,使用的動物油的油脂與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欲。特別與蘿卜、粉絲及豆制品相配時,可以獲得用其他調(diào)料難以達到的美味。動物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幾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并且能提供極高的熱量。奶油在人體的消化吸收率較高,可達95%以上,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很高的調(diào)料,所含的脂肪比例小于黃油,較適于缺乏維生素A的人和少年兒童。
產(chǎn)品特點
色香味俱全,餡料營養(yǎng)比較豐富,可以作為戶外旅游干糧。面皮富含蛋白質(zh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
歷史民俗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崇州市街子鎮(zhèn)南場口頭腦聰慧的鄉(xiāng)民湯仕元成立了一家以制作素點心為主的手工作坊:長發(fā)祥號(寓意湯家長發(fā)財、長吉祥),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麻餅,即后來享譽川西的名小吃“湯長發(fā)”麻餅。這種麻餅因其火工精當,黃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上世紀40年代被列為當時蜀州四大名小吃(天主堂雞肉、致華堂白雪糕、石觀音板鴨和湯長發(fā)麻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