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溪菊花石的基本介紹
湖南省瀘溪縣菊花石,經(jīng)地質、考古專家鑒定:菊花石礦產出在二疊系下統(tǒng)棲霞組上段,礦藏量豐富,由于其深灰色巖石中的天然白色花紋酷似秋天菊花,故而得名。 瀘溪縣菊花石據(jù)查考,最初發(fā)現(xiàn)于清朝中末期,見于浦市鎮(zhèn)菊花石洞中,洞中天然菊花石花大而形美,呈球狀或半球狀開放。1999年12月20日,湖南省政府贈送澳門特區(qū)的珍品—巨型菊花石雕《龍球》其石料來之瀘溪浦市。一些菊花石珍品還遠銷東南亞、西歐、北美等10多國家,它們具有鬼斧神工般的形韻,銀菊爭妍,栩栩如生,每一件都是精雕細刻而成,使人愛不釋手。
產品特點
菊花石是一種以燧石結核為核心的碳酸鈣集合體,花蕊部分是堅硬的硅制燧石,花瓣由方解石晶體組成,石體呈灰色或黑色,石面顯現(xiàn)出一朵朵栩栩如生、千姿百態(tài)的天然白色花瓣酷似菊花,奪趣天成,因而得名。
歷史民俗
瀘溪縣菊花石據(jù)查考,最初發(fā)現(xiàn)于清朝中末期,見于浦市鎮(zhèn)菊花石洞中,洞中天然菊花石花大而形美,呈球狀或半球狀開放。
瀘溪縣內現(xiàn)有三家規(guī)模較大的菊花石工藝廠,年出產菊花石工藝品一萬多件,銷往全國各地,一些菊花石珍品還遠銷東南亞、西歐、北美等10多國家。
著名的石雕精品有:《仙女散花》《苗寨秋韻》《秋菊香硯》《蝶戀金秋》等,它們具都有鬼斧神工般的形韻,鳳飛龍騰,蟲鳴馬嘯,銀菊爭妍,栩栩如生,每一件都是精雕細刻而成,使人愛不釋手。
著名書法家張源文先生曾賞石后題詩贊頌:"不是植藤休澆栽,依然秋霜降寒來。巧手琢就出新意,奇石佳處白菊開。" 國家教委教育司長陳德才先生曾在浦市揮毫潑墨:"秋菊風騷千古名,菊石成硯更奇珍。有口皆碑嘆造化,湘西墨溢京城。"
獲獎榮譽
瀘溪菊花石雕工藝精湛,意境深邃,耐人尋味,深得人們喜愛。雕刻大師李維杰在1995年雕出的硯臺被贈送給尼泊爾國王,2004創(chuàng)作的“九龍寶瓶”被評為全國菊花石雕金獎。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時,湖南省人民政府贈送給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的珍貴禮品——大型菊花石雕“龍球”精品的胚料就是取自瀘溪縣浦市鎮(zhèn)高山坪村的菊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