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臘肉的基本介紹
綏寧的土制老臘肉與市場上熏制的臘肉不同,它不是臘七臘八才現(xiàn)做,不是用機械工藝,而是常年掛在灶房屋架上熏制。鄉(xiāng)親們做臘肉用的豬,都是那種被當?shù)胤Q為“地油子”的土種,加工的方法也不同,在熏制前還要加上適當?shù)柠},精腌制3-5天。灶頭常年燒的是木柴。山區(qū)氣候溫涼,大多又是木頭房子,通風透氣,臘肉可長期擱置,而且擱置時間越長,臘肉的味道越是奇香無比。
營養(yǎng)價值
1. 臘肉中磷、鉀、鈉的含量豐富,還含有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 臘肉選用新鮮的帶皮五花肉,分割成塊,腌漬,再經(jīng)風干或熏制而成, 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產(chǎn)品特點
老臘肉質(zhì)地鮮美,但外表卻極為丑陋、漆黑的鍋底,堅硬的石頭,煙熏氣沖鼻,黑黑的油污粘手。只有在將它扔進爐火中燒燃,然后再浸泡在淘米水中,用稻草用力搓洗洗凈,脫下丑陋外衣后才能顯出來面目。待煮熟切細端上桌以后,吃上一嘴,馬上就會感覺到有一種濃濃郁郁、沉沉醇醇、滋滋潤潤的鮮美蕩氣回腸。
歷史民俗
據(jù)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jīng)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陜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后,贊不絕口。加工制作臘肉的傳統(tǒng)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
綏寧臘肉的品嘗吃法
藜蒿炒臘肉
原料:主料:臘肉(肥三瘦七)300 克;配料:藜蒿根200 克;調(diào)料:熟豬油50 克,精鹽1 克,干紅椒15 克。
制作:
1.將臘肉用溫水洗凈,剔去皮,盛入瓦缽內(nèi),上籠蒸30 分鐘取出,將肥、瘦肉分別切成5 厘米長、0.7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條。藜蒿根用刀刮去表皮,洗凈后,切成4 厘米長的條。紅干椒切成細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和干紅椒未煽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xù)炒1 分鐘,然后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 分鐘,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