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沙地山藥的基本介紹
啟東沙地山藥塊莖圓柱形,長度50厘米左右,直徑4厘米左右。表皮光滑,皮黃褐色,表皮下紫紅色,須根細長稀疏,基部不突出。刨皮后肉乳白色,不易褐變,表面有透明濃稠的粘液,有清香味。煮熟后表皮淺褐色,皮薄易剝,肉粉質白色,入口無渣,微甜,有栗香味。清炒后肉質香脆酥潤。
啟東沙地山藥含有蛋白質、淀粉、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纖維、鉀、鈣、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其中蛋白質2.~2.9g/100g,淀粉13~15g/100g,總糖1.2~1.6g/100g,粗纖維0.3~0.5g/100g,鈣39~45mg/100g,鐵1.2~1.6mg/100g。
啟東沙地山藥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東經121°25′40″至121°54′30″,北緯31°41′06″至32°16′19″,覆蓋啟東市轄區(qū)內的匯龍、北新、王鮑、合作、呂四、海復、南陽、惠萍、寅陽、東海、近海、啟隆等12個鎮(zhèn)(鄉(xiāng))全部陸地區(qū)域,年種植面積1400hm2,年總產4.5萬t。
啟東沙地山藥產地啟東市,屬河相、海相沉積平原,具有海洋性與季風氣候雙重特點,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平均年日照1885.4h,年平均氣溫15.5℃,無霜期222d,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29.2mm左右。種植區(qū)域土壤質地以壤土或灰潮土為主,pH值8.0~8.4,土壤比較肥沃,排水良好,其中有機質15.4g/kg,全氮1.16g/kg,有效磷15.8mg/kg,速效鉀158mg/kg,特別適宜啟東沙地山藥的生長,因此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壞境造就了啟東沙地山藥獨特的品質。
營養(yǎng)價值
啟東沙地山藥含有蛋白質、淀粉、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纖維、鉀、鈣、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其中蛋白質2.7~2.9g/100g,淀粉13~15g/100g,總糖1.2~1.6g/100g,粗纖維0.3~0.5g/100g,鈣39~45mg/100g,鐵1.2~1.6mg/100g。
《神農本草經》曰:“(山藥)主健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p>
《本草綱目》言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癱涎”,多食可滋陰壯陽,益肺止咳,保肝滑腸,強筋健肌,預防心腦血管病癥等。
產品特點
啟東沙地山藥塊莖圓柱形,長度50厘米左右,直徑4厘米左右。表皮光滑,皮黃褐色,表皮下紫紅色,須根細長稀疏,基部不突出。刨皮后肉乳白色,不易褐變,表面有透明濃稠的粘液,有清香味。
啟東沙地山藥煮熟后表皮淺褐色,皮薄易剝,肉粉質白色,入口無渣,微甜,有栗香味。清炒后肉質香脆酥潤。
歷史民俗
山藥是地道的中國蔬菜,經先祖開發(fā)已有三千多年。
《山海經》中明確記載:“景山,北望少澤,其草多署預?!奔丛跁x陜豫交界的山川地帶生長的“薯蕷”,是山藥初始名。
兩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已將薯蕷列為藥食兩用的上品,人們用它療疾充饑。
二十一世紀以來,啟東市大力發(fā)展地方特色農產品,把啟東沙地山藥、啟東香沙芋、啟東香芋通稱為“啟東地產三寶”,建立了示范基地。
截至2017年,啟東沙地山藥生產區(qū)域遍及全市12個鎮(zhèn),生產與銷售更加注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品牌建設,全市已有5家企業(yè)取得山藥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啟東沙地山藥的獲獎榮譽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正式批準對“啟東沙地山藥”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