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陰石榴的基本介紹
河陰石榴栽植源于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從安息國(今伊朗)帶回石榴良種,在黃河流域種植。在河陰縣(今廣武、北邙鄉(xiāng))栽植的這種石榴又名河陰石榴,也稱安石榴。河陰石榴,其色古、子盈滿,其味甘而無渣滓,故馳名全國,暢銷各地,為滎陽名特產(chǎn)之一。石榴栽部主要分布于北邙鎮(zhèn)的劉溝、官峪,廣武鎮(zhèn)的陳溝、寨子峪等村。劉溝西詔峪,年產(chǎn)石榴5~10萬公斤。
營養(yǎng)價值
石榴還有保健作用,果實(shí)性溫澀,具潤燥收斂之效,主治咽喉燥渴。食時連籽渣一起吃下,不僅營養(yǎng)豐富,還可消食化積,對小兒尤為適宜。根可以驅(qū)除絳蟲,果皮可止痢止瀉,葉子洗眼可除眼疾,還可制成保健石榴茶葉。另有一種苦石榴,作為藥材可以治療痢疾、遺精等癥。
產(chǎn)品特點(diǎn)
石榴品種很多,以個體大小分,有弧一二、弧三四、魁貨、京貨四種。以果皮顏色分,有銅皮、鐵皮、花皮三種。以籽料味道分,有甜、酸兩種。以花瓣分,有紅與白、單層與千層等。河陰石榴,以其獨(dú)特的風(fēng)格而馳名。籽大、色紅、味甜, 落地不沾塵土。籽粒中核軟渣少,食之甜汁欲滴,滿腮生津,是宴賓佳品。
歷史民俗
河陰石榴是一種古老的樹種,他最早產(chǎn)與中亞一帶,河陰縣栽培石榴始于漢而盛于唐,是西漢博望侯張騫從西域引入。據(jù)《河南通志》載:“安石榴峪在河陰縣西北二十里,漢張騫出使西域涂林安石榴歸植于些?!笨滴跞辏?692)《河陰縣志·山川志》云:“石榴峪去縣西北二十里,漢張騫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歸植于此。河陰石榴味甘而色紅,且巨,由其種異也,有一株盈抱者,相傳為張騫時故物。舊志云,張騫入兜牛宮,仙女贈花植此。”民國六年《河陰縣志》云:“張騫泛槎,西見王母贈之,偶植于此,故名仙石榴?!本嘟褚延?100多年的歷史。河陰石榴尤以詔峪石榴為最,詔峪為漢高祖劉邦下詔書封韓信為齊王之地。河陰石榴在盛唐時被封為朝廷之貢品,遂成為應(yīng)節(jié)佳果和吉祥的象征。
河陰石榴的制作方法
洛神花石榴汁
材料
洛神花 3朵,石榴 2粒,冰水 適量
做法
1) 洛神花去籽,洗干凈后備用。
2) 石榴切開,取出果肉備用。
3) 把材料 1)和 2)放入榨汁機(jī)內(nèi),榨出果汁后加入適量冰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