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牛奶葡萄的基本介紹
宣化牛奶葡萄,屬歐亞種東方品種群,是中國古老的優(yōu)質(zhì)葡萄品種之一,分布于中國西北、華北地區(qū),主要產(chǎn)地為新疆吐魯番盆地和河北的宣化、懷來等地,其中宣化地區(qū)栽培面積占栽培總面積的85%以上。宣化牛奶葡萄,種植歷史悠久,品質(zhì)優(yōu)異,為中國北方最著名的鮮食品種之一。
營養(yǎng)價值
據(jù)測定,葡萄漿果除含水分外,還含有約15%~30%糖類(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戊糖),各種有機酸(蘋果酸、酒石酸以及少量的檸檬酸、琥珀酸、沒食子酸、草酸、水楊酸等)和礦物質(zhì),以及各種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卵磷脂等。特別是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含有一種抗氧化物質(zhì)白藜蘆醇,對心腦血管病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多吃葡萄、喝葡萄汁和適量飲用葡萄酒對人體健康很有好處,產(chǎn)后的婦女于飯后吃葡萄,或喝些葡萄酒,既可幫助血液循環(huán),又可增加身體中的血色素。
產(chǎn)品特點
宣化牛奶葡萄果形似牛的乳頭,故稱牛奶葡萄,鮮果以皮薄、肉脆、多汁、皮可剝離而聞名,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美譽,為中國北方最著名的鮮食品種之一。由于其有晶瑩剔透、甜酸可口的特有品質(zhì),使人久食不厭。
歷史民俗
據(jù)《耶律楚材傳》,牛奶葡萄在宣化栽培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73年-888年(唐代僖宗年間),宣化最早栽培的一架葡萄是在鼓樓西的慈恩寺院內(nèi),系一僧人由西域引入,以后逐步傳開,主要栽植于房前屋后,供自食及乘涼觀賞用,因此形成了適于庭院栽培的獨特漏斗架式,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1909年,京張鐵路開通后,宣化葡萄銷路大開,種植規(guī)模逐步擴大。宣化牛奶葡萄在明清時期曾經(jīng)作為皇家貢品;著名的戲劇家曹禺先生,對民國初年前后的宣化就有如下回憶:“余孩提時,隨父居住宣化。古城秋暮,軍號吹來,猶繞耳邊,音凄日落,不能自已。然猶口中葡萄顆粒甘鮮?!?/p>
20世紀20-30年代,宣化葡萄種植面積多時達1萬余架,年產(chǎn)量達300余萬斤,歷年銷售“遠及南洋與國外”。京津的鮮貨客商每到葡萄結(jié)果以后,就絡繹不絕地來到宣化。他們把這里的葡萄一架一架包了去,等到葡萄下架后,再打發(fā)馱子來馱。從1956年開始至1983年,宣化牛奶葡萄再次暢銷國際市場,年出口量多達100多萬斤,年年供不應求。
宣化牛奶葡萄的制作方法
自釀葡萄酒
材料:葡萄、白砂糖、密封的罐子、紗布
做法
將葡萄與白砂糖用3:1的比例放入罐子中,用手捏碎,最好捏得除了皮和籽外基本上都是水狀時就好了。把罐子密封好,放在陰涼干燥處20天左右基本上就可以了。最后用紗布把皮和籽濾出就可以喝啦。(其實不過濾也可以)。
小訣竅:
罐子與食品一直都不要沾油,否則就該壞了。在發(fā)酵的20天內(nèi)不要打開罐子看。